返回首頁 | 返回本書目錄 |

 

出埃及記第九章

 

{\Section:TopicID=158}17 第五次擊打

  3. 牲畜。在討論過以動物為祭極受埃及人厭惡之後發生此事,真是諷刺。這場災難的對象就是「牲畜」(這譯法比某些譯本的「牛群」為佳)。與將尼羅河水變為血一樣,這災直接攻擊埃及神祇。本節列出各種動物,好似後來家畜的清單,目的大概純粹是說明之用。駱駝要到基甸的時代,才廣泛受人馴養,但早時也間或有人使用。當時的瘟疫可能是炭疽(anthrax)。田野到處堆滿青蛙的腐屍,又有蒼蠅傳播病菌,這種病症很可能發生,後果也十分可怕。

  4. 分別。以色列這次也免受埃及的災殃。他們以畜牧為業,牛羊死亡便會完全破產。然而埃及的農業則十分多元化,要到穀物被毀事態才變得嚴重(出九31,十7)。以色列的牲畜若都集中在一起,炭疽必然沒有蔓延到那個地區,以致他們不受影響。

  5. 明天,是次災禍也有定期,顯示打擊並非偶然。然而本節的希伯來文既可譯作「明天」,也同樣可以譯作較模糊的「將來」。法老即使證實了以色列的牲畜沒有受害(7節),卻依然固執。埃及的牲畜顯然也有部分免禍,雹災時才被殺死(出九20)。前面已經提過(出八17註釋),第6節的「全」字(和合本譯「幾乎」)不可過分執著。除非這字不過是指「田間的牲畜」(3節),棚內的則沒有受害。如今某些季節,仍有把牲口關在棚內的習慣。無論如何,本段顯示的依然是個空前絕後的災禍。

{\Section:TopicID=159}812. 第六次擊打

  8. 爐灰,又黑又細。最貼切的翻譯可能是「煤煙」(soot),即飄在風中極細的「塵」。煤煙飛揚可能是疾病迅速蔓延的象徵,也有可能表示患者病發時皮膚上長滿了黑斑。行法術的在此徹底被擊潰,對他們患病的描述充滿了幽默感(看11節)。

  9. 成了起泡的瘡。「瘡」翻作「紅腫之處」更佳,摩西律法關乎醫藥的部分亦有使用這字(利十三18)。紅腫之處接而發出各種的「膿頭」或「潰瘍」。舊日解經家相信這是「尼羅河疥瘡」(Nilescab);這種皮膚的頑疾,現時在尼羅河水漲溢時依然常見。傳染性的痱子是另一個可能,熱帶國家常見這種發疹性皮膚病。

  12. 耶和華使法老的心剛硬。戴維斯指出聖經雖然說過神要使法老的心剛硬(出四21),災難真正發生後,用這措辭還是第一次。前面一貫的立場都是從另一方面看:法老硬著心。本節的寓意是,神使自己硬著心的人心硬。

{\Section:TopicID=160}1335. 第七次擊打

  這災可能因為是第七個的緣故,前面有一段神學的引言。引言的第一個概念是法老必須承認神的能力。容我的百姓去,好事奉我。道出了救贖的根據(耶和華和以色列間的關係),及其至終目的(「事奉」;表面雖然是指西乃山的朝聖節期和同時的獻祭,背後無疑還有更深的用意)。

  14. 本節再次說明次要的目的,是要法老知道耶和華是獨一無二的。然而聖經又添加了一個神學要點。法老一直蒙神憐憫,性命得以保存,是為使耶和華的聖名能力得以彰顯(16節,參羅九17)。進一步的推論則是所有災難都是出於憐憫,不是出於審判;因為每個災禍都給予法老悔改的機會。反觀法老卻自行硬心,因此他受審判不但無法避免,更是無可推諉。

  16. 叫你存立,這個希伯來動詞的意思是「維持你的性命」,而非「叫你興起」(「創造你」)。本節在此的重點和保羅在羅馬書九章1618節所強調的,同樣是神的耐性和恆忍。若果不然,神早已降災將他們滅絕了(15節)。有趣的是,保羅在羅馬書引用本節,用的似乎不是馬索拉經文而是七十士譯本;請參看海厄特。

  17. 自高。這個不尋常的形式只是在此出現一次。字根有「堆起攻城的土堆」(即「築壘」)之義,因此譯作「蓄意阻撓」似乎更佳。

  18. 重大的冰雹。這種突如其來的風暴有很大的破壞力,在西亞洲並不罕見;然而本節所述的雹災卻達到了毀滅性的程度。冰雹從彈珠到高爾夫球大小都有人見過。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八日,澳洲雪梨就下過一場冰雹。筆者親自量度一些冰雹,直徑有一又四分之一英吋。汔車有被打凹的,擋風玻璃有被打碎的。自從埃及開國以來,沒有這麼大的冰雹。破壞力這麼大的雹災,以後也有發生的記載(書十11)。但即使在這個經常下雹的地區(尼羅河谷夾在兩個沙漠之間,產生漏斗形風道作用),這場風暴的猛烈也是絕無僅有的。

  19. 把你的牲畜催進來。法老和他的臣子首次有機會藉著對神的信心和順服避免災難。任何「福音」傳講之時,有人把握機會,有人則否;這是不變的真理。一月到四月間,牛羊大都在戶外放牧。其他時間則因為炎熱之故關在室內(德萊維)。

  23. 打雷下雹。下雹時似乎有強烈的雷暴;這種情況在溽暑天氣並不罕見,有時更有俗稱「火球」的球狀閃電(24節,參結一4)。就和在西乃山一樣,雷電是神臨在的表記(出十九16)。海厄特堅稱埃及雹災遠比巴勒斯坦罕有;若然,這就更是神蹟了。

  25. 所有。這話也必須從修辭而非數學的角度理解。無論如何,從十章7節便可看出毀壞的程度,連埃及人也請願要求法老釋放以色列人離開,免得再有災難臨到。國家經濟已然陷於崩潰。

  26. 惟獨……歌珊地沒有冰雹。狹窄的尼羅河河谷兩面都是炎熱的沙漠和山丘,形成一條漏斗形的風道。雷暴若是沿著這風道移動,氣流截然不同的東部地區沒有受到蹂躪,便十分合理。即使如此,以色列也正確地認知這是神拯救自己子民,而非特殊地理現象的結果。

  27. 我犯了罪了。法老第三次允諾改過。他所說的是司法的用辭:耶和華是清白的,法老和他子民則罪名成立。我們對聖經用語「稱義」的理解,主要來自這個舊約背景:我們雖然有罪,神卻「宣判我們無罪」。

  28. 雷轟。希伯來原文直譯是「神的聲音」,然而依照閃族慣用語法,應當譯作「極大的雷聲」。從西乃山以至福音書(出十九19;約十二29),「雷聲」素被視為神聲音的象徵。所以惟獨在本節,這句話當以最完整的意義,解作「神說出審判」。

  30. 我知道。此乃聖經「神學寫實主義」的例子。摩西不相信法老會遵守諾言,但仍應承他的請求,好使他無可推諉(參羅一20)。約書亞對以色列各支派率直的應答(書二十四19),就是這種寫實主義的另一個例子。

  31. 麻和大麥被雹擊打。這是口述傳統的生動細節,解釋為什麼要到蝗蟲吞滅小麥、粗麥之後,災難才算完成。這種沒有雕琢的細節,保證是出自可靠的傳統。一月大麥成熟,麻也開花,小麥則要到一兩個月後才成熟(參德萊維)。這細節有很大的功用,因為它證明了雹災最遲在一月發生。麻可以用來織亞麻布,對埃及至為重要。而直到羅馬時代,小麥仍是最主要的出口食糧(參較創四十二章,到埃及糴糧的亞洲人;埃及文獻經常提到他們)。──《丁道爾聖經註釋》